新公民计划2018年度报告

如果你正在看这段文字,无论是出于对流动儿童教育议题的关注,还是因为想多了解一些“新公民计划”的工作,我们首先想说一声谢谢

谢谢你在这个热点喧腾的时代,愿意对一群城市边缘的孩子给予关注;谢谢你愿意成为志愿者、成为捐款人、成为支持者,给予我们一份宝贵的信任。

1

我们的工作与成果

2018年度,新公民计划通过开展研究倡议、行动倡议、传播倡议活动,支持流动儿童教育领域发展,推动更多人关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参与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环境,让更多资源进入流动儿童教育领域。

我们认为“每个儿童都应该在父母工作、居住的地方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我们与公众一起努力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并逐步推动政策环境和学习环境的改善,最终让每个流动儿童都享有公平、优质、适宜的教育。

一 研究倡议

在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上,我们分享了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义务教育权利保障的现状:截至2015年底,只有32.26%的义务教育阶段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能够在父母的居住地,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因此,我们倡议大家关注义务教育阶段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的随迁比例(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并将其作为评估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政策对流动儿童接纳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上海城市的未来会议上,我们分享了流动、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之道:一方面要推动更多的非本地户籍人口在居住地城市落户,从总体上减少流动、留守儿童的规模;另一方面要在城市,特别是在大城市建设更多的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增加教育服务供给,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能够跟父母在一起,在父母工作、居住的城市接受教育。

我们与资助者圆桌论坛、千禾社区基金会一起合作完成了超过150家流动儿童教育领域内机构的问卷调研,共同发布了《流动儿童教育领域扫描报告 2018》,推动更多机构一起参与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环境。

详情回顾:

分享|2018全国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上的发言

2018流动儿童教育领域扫描报告

我想留在城市里 | C讲坛

行走在城市边缘,看见打工子女学校

流动儿童问题的解决之道

二 行动倡议

2018年,据不完全统计,1215名志愿者和我们一起用行动参与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环境,累计服务23057.5小时,平均每人服务18.98小时。

微澜图书馆

微澜图书馆项目在北京的民办打工子弟学校和流动人口聚居社区中心运营了23个分馆。图书馆合计开放1469天,服务流动儿童13069人,借阅图书106809册;在广州的民办打工子弟学校里设立了15个微澜图书馆分馆,并于2019年开始运营。

微澜图书馆还获得新浪教育评选的2018年度杰出教育公益项目

2018年,微澜图书馆还开展了系列的活动

微澜实验室

微澜实验室项目与北京、天津、苏州、长沙的流动人口社区中心合作,招募26个志愿者小组,为当地的流动儿童提供持续服务。累计开展活动176场,覆盖15个流动儿童聚居的社区/社区机构/学校,服务流动儿童及家长780余人250余名志愿者参与服务。

活动内容涉及阅读、科学、手工、音乐、传统文化、心理辅导等较为常见的领域,也包含射箭、性教育、儿童技能教养法、机器人、急救等比较冷门的内容;活动形式有室内课程、户外运动、外出参访和夏令营等。

详情回顾:

志愿者行动 | 让风筝飞

志愿者行动|霍村音乐节

微澜实验室的夏日奇妙之旅

一馆一会 | 遇见微澜

号外!微澜广州“新滩头”

6911,他们背后有你

33元,捐赠一张微澜图书馆年卡

新年贺卡互换活动 × “微澜大使” 刘瑜来值班啦

三 传播倡议

北京民办打工子弟学校简史

通过对北京打工子弟学校25年历史的记录,形成基础信息档案、故事、观点论述三部分内容。具体围绕打工子弟学校创办人或者校长的口述史、25年学校名单、历史物品征集、行业重大事件及政策梳理等4个方面进行。以反映北京近25年来流动儿童教育、人口迁徙、民办教育等方面的历史状况,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手的资料。

截止到2018年12月底,项目已经收集到394所打工子弟学校的信息(学校起止年份、学校地址、学校规模和收费等),完成了29位学校创办人或执行校长的访谈,整理完成了16个录音文本,项目还收集到有历史价值的物品及资料30多份。

流动儿童小升初团体追踪

流动儿童小升初团体追踪项目以实地观察、访谈和问卷的方式追踪记录北京某所民办打工子弟学校1个六年级毕业班的43名孩子小升初后心理、学业的变化,并通过视频、文字向公众讲述他们的故事,呼吁更多人关注流动儿童教育现状。

流动儿童小升初团体追踪项目,完成了8人次的返乡实地追踪记录,6篇实时记录文章推送,2个纪实视频以及5份问卷分析报告

6篇追踪项目的实时记录文章,获得了超过17000人次的浏览阅读,其中微信公号阅读量8491人次,腾讯、微博、自媒体公号转载浏览量超8500人次。

详情回顾:

第一期:追踪 | 他们的十二岁(一)

第二期:追踪 | 他们的十二岁(二)

第三期:追踪 | 流动儿童返乡升学突围战

第四期:追踪 | 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你们适应了吗?

第五期:追踪 | 从“流动”成为“留守”

第六期:追踪 | “我的好日子到头了”

2

     社会关注及支持

回顾过去的2018年,我们收获了基金会、志愿者伙伴、公益同行、媒体朋友以及无数支持者、关注者的帮助,他们关注流动儿童群体,怀着热诚投身于流动儿童教育领域,与我们一起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的环境。

一 媒体报道

《南方人物周刊》4月刊《迁徙》:关于打工子弟艰难求学路的深度报道,大量观点、内容或采访线索由新公民计划提供。

香港电台:志愿团体与民办学校合作,为内地流动儿童提供图书室。

腾讯公益:他放弃博士学位,要做的这件事又小又美

端传媒:专访新公民计划,寻访正被“切除”的打工子弟学校,记录孩子们的去向

二 资助及支持

感谢来自基金会的资金支持:南都公益基金会、卡特彼勒基金会、乐施会

感谢来自公众的资金支持:年捐伙伴、乐捐伙伴、随意捐伙伴

感谢打工子弟学校及社区、高校社团、社会组织、企业以及技术公司提供的支持与帮助

有关财务详情可登录新公民计划官网或识别下方二维码(http://www.xingongmin.org.cn),了解我们本年度的具体筹款情况及资金使用细节,欢迎社会各界、捐助伙伴、公益同行和所有关心我们的朋友的审查监督。

识别二维码,查看新公民计划2018年度审计报告

3

关于新公民计划

新公民计划是一家民间公益组织,自2007年起专注于流动儿童教育议题的工作,是这个领域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公益机构之一。

 

新公民计划致力于通过研究、记录、传播和倡议活动,支持流动儿童教育领域的发展,推动更多人关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参与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环境,让每个流动儿童都能享有公平、优质、适宜的教育。

 

新公民计划的前身是南都公益基金会的新公民计划项目。现已在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注册为北京三知困难儿童救助服务中心。

使命: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环境

愿景:每个流动儿童都享有公平、优质、适宜的教育

过去的2018年,我们的工作是笃定踏实的。尽管我们仍然梦想得很大,实际的影响力却很小,但每个月、每一周、每一天,在城市的不同角落,都有微澜志愿者在图书馆里洒下汗水;有打工子弟学校的校长、老师对我们敞开心扉;有微澜实验室的小团队在城乡结合部的社区里赢得孩子脸上真心的笑容;在安徽、河南的乡镇里,还有从北京返回老家的孩子们向我们吐露孤独的情绪。

 

2019年,我们希望有更多人通过参与服务和传播倡议的方式,与我们一起改善流动儿童的成长环境。前进的路上,我们也许并不比别人更坚强更有毅力。但我们常常从与你的互动中汲取力量、汲取激情,用与你的连接、用微小的行动,带来改变。

 

2019,行动路上见。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